您当前的位置 > 合肥信息网 > 教育 > 故事会 | 陈恒舒:老师教我三件事

故事会 | 陈恒舒:老师教我三件事

2019-03-15

本文约3500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

教育从来不缺故事。这里是《中国教师》杂志的教师故事会,邀请您来讲一讲自己的故事,关于教育,关于生活,关于家庭,关于成长。您是来,还是来,还是来呢?

故事会联系邮箱:heartedu_sx@163.com

老师教我三件事

上初中的时候,我的语文老师姜老师教会了我三件事,让我受益到如今。

先说第一件事。

那是开学的前一天,我们去学校领新教材。姜老师走进教室,面无表情地说:“明天来上学,每人书包里必须有两本书,一本是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一本是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,没有的话不许进教室。”

那时候的姜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,很年轻,身材瘦小,面容清秀,马尾辫,但总是不苟言笑,讲起话来冷冰冰的,甚至有时候凶凶的。因此我们私下里提到她,有时会把“姜老师”的“老”字抠掉。现在想来,那大概是年轻女老师“立威”的方式吧。
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家里有,小时候读书也翻过,但已经旧了,该去买本新的了(那会儿是1996年,刚好出了第3版);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则闻所未闻。于是那天下午,父亲提着一个布兜子,带我去了我们那儿最大的一家新华书店,把这两本书买了回来。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场景。

第二天,真的有同学因为书包里没有这两本书,被拦在了教室外。

从那时起,这两本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。有了它们,一些基本的字词再也不用老师手把手地教,读书时遇到不懂的,随手一翻,疑问往往涣然冰释。常见的疑难字词,最多查两三遍就记住了,一是因为那时候记忆力好,二是因为翻检不易,会有意识地去记,省得老去重复劳动。

后来我渐渐悟到:勤翻工具书,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效率,更在于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。教材并非无所不包,老师亦非无所不晓,而知识的天地如此广阔,离开了教材和学校,我要怎么办?工具书就是最理想的抓手。负笈北大之后,我的导师漆永祥教授对我说,如果你需要买书而钱又不多,首先应该买工具书。于是我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工具书:《新华字典》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《现代汉语八百词》《汉语大字典》《辞源》《诗词曲语辞汇释》《中国历史纪年表》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……当然,最常用的还是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和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。可以说,在我求学、工作的各个阶段,工具书总能给我提供莫大的帮助。

然而,今天很多师生似乎已经没有查工具书的意识了。据说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是会教怎么查字典,但往往只是考考“音序”“笔画”“部首”,并没有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。上了中学,教材不提,那就压根儿想不起来,课标中的“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”“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”更成了一句空话。我读博士期间接触过一些高中生,号称学了五六年的文言文,而遇到不懂的文言字词该查什么书,完全不知道。工作之后做了教材的责任编辑,常常接到老师的来信来电,问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动手翻翻字典词典就能解决的问题。我倒不是嫌麻烦,我担心的是,老师都没有查工具书的意识,学生呢?都说要“培养自学能力”,工具书都不查,靠什么自学?

每想及此,我就越发感激姜老师,“逼”着我们把工具书放在手边,养成有问题随时查阅的习惯,这是她教我的第一件,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再说第二件事。

开学后不久,姜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——写周记。有时候是命题作文,比如我记得第一次周记,大概是“我的乐园”“我的小天地”一类的题目,现在想来可能是学完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之后布置的;有时候不给题目,随便写,成文就行。大约写了四五次,某个周五的下午,姜老师突然宣布:“从即日起,周记改为日记,一篇500字。”当时教室里哀号一片——每周一篇都有人受不了,天天写这不是要人命吗?但姜老师不为所动,依然是冷冷的。

于是,一段痛苦的历程开始了。

当然,这里的日记并不是私密性的,说穿了就是每日一次的练笔(双休日只用写一篇,因此是一周六篇;寒暑假大约折合两三天一篇),偶尔也会给题目,但更多的时候是自由练笔。这练笔绝不是走形式。每天早上交上去,放学前发下来,每一本上都有批改的痕迹,错字、病句会被圈出来,写得精彩的句段会用一连串小圆圈标记上,最后还有一个分数,80~83是一般,超过85就是好文章了(有时还会有一个“好”字或几句简单的评语),好文章是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的。

为了满足自己那一点小小的虚荣心,只要写完其他科目的作业还有一点力气(我习惯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写),我都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去经营一篇还算像样的文章。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在书桌前枯坐干想是写不出什么正经东西来的。“米”从哪里来?我只好逼着自己去观察,去阅读,去思考,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形诸笔端。说实话,很累,但也很享受——起初可能只是因为满足了虚荣心。当时班上有个女生也很善写,我还暗暗地和她较劲:如果某天读了我的没读她的,或者同样没读而我的分数高些,我就会扬扬得意;如果情况相反,则会有些失落,然后暗暗发誓——明天一定要扳回一局!现在想来,真是孩子气啊。

后来我渐渐悟到:两年日记形式的练笔(初三重新分班,姜老师不再教我)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——不仅锻炼了文笔,更培养了观察和思考的习惯。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有不得不写的冲动。初三和高中,老师布置的还是周记,但每次周记本一交上去,我就盼着它发下来,因为我有东西想写啊!高中的时候我干脆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,一有灵感就赶紧写下来,毕业时也积攒了十多万字,虽然在今天看来大都是幼稚可笑的。由于天资愚钝,也不够勤奋,我最终没有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,但我从不惧怕写文章,比如考试,我似乎从来不曾有过“没东西可写”的困扰,那些“东西”都在我的日记、练笔里,都在我的阅读、观察和思考里。现如今,虽然称不上“写家”,但无论多忙,我每年仍能有一定的“产出”,而且质量也还说得过去。这同样是姜老师赐予我的宝贵财富。

张必锟先生总结过练笔的好处:“一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习惯,丰富写作的素材;二是使学生得到足够的构思训练,逐步掌握正确的构思方法;三是增强学生的语感,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。”这三点好处,我是有切身体会的。然而今天的作文教学似乎对练笔并不重视。我问过不少学生,他们除了考试之外,一篇作文都不写。学生不写不练,就算老师把作文课讲得天花乱坠,又有什么用呢?即便偶尔写一下,也是拿着给定的题目,搬用那些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材料,论证自己压根儿没想明白的观点——漆永祥教授所批判的“假大空”“模式化”“套路化”作文就是这样来的。如果能多一点练笔,多一点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,我想很多学生的作文面貌不至于如此不堪。

还有第三件事。

那会儿人教版语文教材里的语法知识分布,跟现在的统编教材差不多,也是初一讲词和词组,初二讲句子。初二上学期开学不久就讲“句子和句子成分”“句子的主干”。讲过之后,一天放学,大家刚准备收拾东西回家,姜老师走进来,说:“先不要走。”然后在黑板上抄了二十个长句子,说:“每个句子划分成分,提取主干,做不完不许回家。”依然是冷冷的。

姜老师的板书很漂亮。分析句子很枯燥。

接下来的若干天,天天如此,大约一直持续到初冬——我记得有一天,她在黑板上抄句子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。

那会儿似乎还不明白,如此乏味的训练是为了什么。

然而从那时起,我做病句辨析题几乎再没失手过。中考。高考。大一“现代汉语”课程考试。2015年,第五届“韬奋杯”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,我拿到了第一名——那个比赛,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重头戏。在获奖感言中,我郑重地感谢了姜老师。

后来我渐渐悟到:病句不过是词和词组错误的排列组合。一切错误都发生在简单结构之中。划分成分、提取主干的本质就是把一个复杂结构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结构,让错误无所遁形。这是解决病句问题最行之有效的途径。

我进而悟到:一些看似简单、笨拙的训练,比如组词、造句、划分句子成分、提取句子主干,其实往往是最有效的——不仅可以培养语言能力,应试也一样管用。

然而今天,我们一方面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讳谈知识,讳谈训练,仿佛谈了就是大逆不道,就是“违背课改精神”;另一方面又在备考中做了大量烦琐的无效训练,这连“应试教育”都算不上,我戏称之为“伪应试教育”。最典型的就是所谓“快速判断病句三十六法”(还有“四十八法”“七十二法”等多个版本)之类,其实哪有那么多?而且那么多方法,还怎么“快速”?其实只要会抓句子主干,辅以正常的语感,一切病句问题迎刃而解,甚至不需要知道那些五花八门的病句类型——说到底,就是抓住根本,以简驭繁。我接触的很多学生,到了高三还不知道句子的主干为何物,一个长句摆在面前,除了硬着头皮读两遍“感觉哪里好像不是很顺”之外,根本无从措手,因为老师从来没讲过。

但姜老师的学生不会这样。她告诉我,这些知识她一直在讲,也不深挖,点到为止,以能解决问题为目的;基本的训练也一直在做。尽管过去的十几年,她使用的某版教材中并没有这些内容。

这就是姜老师教我的三件事。查字典。练笔。分析句子。都是极简单的事情,却让我受益到如今。把简单而有效的事情做好,我想,好的教育也不外乎此吧。

谢谢您,我的老师。

作者单位 | 人民教育出版社

文章来源 | 《中国教师》2019年2月

图片来源 | 网络

责任编辑 | 范姜颐

推荐看点

  • 2024设计壮游 · 重庆站 设计热浪 山城回响
  • 设计壮游·重庆站 江流自古书巴字  山色今朝画巨然 这里既有雄奇险峻的山峦 又有碧波荡漾的江水 山城重庆 构成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画卷 2024年3月26日 「发现中国好设计·设计壮游」首站·重庆站 由推荐委员、发现大使推选出来 5位城市观点讲者在这里分享观点并进行交流讨论 卢从周 安德马
  • 日立公司采用元太科技电子纸实现了无纸化营运
  • 电子纸笔记本大幅提升OMIKA厂的作业效率和品管效能 全球电子纸领导厂商E Ink元太科技今(26)日宣布与日立公司合作,在其OMIKA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无纸化作业。透过日立的物联网(IOT)平台上导入由元太子公司 Linfiny Japan Inc. 开发的电子纸笔记本(eNote),可协助改善工作流程并提高作业效率。 图中示意
  • 2024湘鄂龙凤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
  • 3月22日,2024湘鄂龙凤马拉松赛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此次赛事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,定于2024年4月21日上午7:30在湖北来凤鸣枪开跑,口号为“一马两省相约龙凤”。 2024湘鄂龙凤马拉松赛事由来凤县人民政府、龙山县人民政府主办,中国田径协会提供技术指导,监管单位为湖北省田径
  • 领跑会议电视新赛道!皓丽会议电视“屏”何取胜?
  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会议电视在办公场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,成为企业提升沟通效率、推动业务发展的得力助手。在这一赛道上,皓丽会议电视以其出色的性能和用户体验,迅速脱颖而出,成为行业领跑者。那么,这款会议电视究竟“屏”何取胜呢? 1.行业首创双模式,办公家用两不误 这款皓丽会议电视采用一机双模设计
  • 哈啰租车举办商家大会,解锁2024年三大战略关键词
  •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,随着返乡、旅游场景的复苏,各地租车市场普遍迎来“热辣滚烫”的行情。新的一年,租车市场又有哪些新的趋势?在这个方兴未艾、品牌集中度逐年提升的行业背景下,租车行业从业者怎样才能守正出奇,抓住行业发展中的机会? 日前,哈啰租车举办品牌店2024商家大会,汇聚百余家品牌店经营者和行业人士,共同